过刊目录

  • 全选
    |
    高等教育数字化研究
  • 高等教育数字化研究
    严纯华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教育数字化在技术革新、教育需求、政策驱动、跨界合作与创新等多因素组合发力下已成必然、势如破竹。西部高等教育应准确把握数字时代机遇,在加快推动数字技术赋能教育教学、大学治理、研究创新、集群发展的基础上,聚焦全面加强基础知识和关键技术创新、构建科研—技术—产业发展链、加快优化宏观治理、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统筹施策、集中发力,努力构建资源共享、模式创新、生态重构的数字化教育生态,加快形成自身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奋力开创教育强国新局面。
  • 高等教育数字化研究
    赵长禄,Nicola Clayton,裘新,Ashraf Mohamed El Shihy,任少波,张宗益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教育家精神研究
  • 教育家精神研究
    邬大光,王廷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杨贤江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在长期革命活动和教育实践中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的探索,他撰写了《教育史ABC》《新教育大纲》等著作,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他引导学生参加革命,形成了“全人生指导”思想,推动了青年全面发展。潘懋元是我国最早研究杨贤江教育思想的学者之一,其研究经历了杨贤江“革命家”思想和“全人生指导”思想的两个阶段,为继承与弘扬杨贤江教育思想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贤江精神”影响下,潘懋元不断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高等教育实际相结合,分析了当时教育活动中的种种矛盾及其症结,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新境界。
  •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钟秉林,李传宗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科教融合是现代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理念。从理念嬗变来看,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人才培养,但也会带来高等教育组织变革与创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教融合理念演变经历了萌芽期、探索期、发展期和创新期四个阶段。从当前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来看,为实现优质科教资源整合,高校围绕发挥科研专家、组织创新和科研平台资源集聚优势,形成了大师领衔、书院制培养和科研平台依托三种科教融合育人模式。拔尖创新人才是最重要的人才资源,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发挥科研育人优势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但提高科教融合育人成效还需在培养理念、培养方案、培养过程、培养制度等方面持续改进,全面提升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
  •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吴菡,阎琨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政策作为拔尖人才教育的环境要素,对拔尖人才培养具有支撑作用。以1977—2022年的144份政策文本为分析对象,将我国拔尖人才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划分为探索和起步、渐进扩展、反思更迭和理性创新4个阶段,采用政策文献量化分析方法,从基本事实和价值两个层面探究我国拔尖人才教育政策的演进脉络和方向。基于研究结果,建议着力提升对拔尖人才教育的政策关注度,构建多主体协同参与的拔尖人才教育格局,加强对我国拔尖人才教育本土化经验的研究,凝练具有中国特色的方案和模式,并厘清拔尖人才教育政策的定位,强化政策协同。
  • 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研究
  • 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研究
    李曼丽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发展的原则。联合国已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点从初等和中等教育扩大至高等教育。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蕴含着渊源深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迅猛,在冲突与转型之间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之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念与实践与西方大学有所不同,其政策和举措可以归纳为“关系健康发展模式”。通过对中国大学的“关系健康发展模式”之思想渊源、理论框架、实践范例的系统阐述,为世界高等教育提供来自中国的独特做法和经验。
  • 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研究
    刘怡,张炜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素质教育是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和模式,但关于素质教育概念与内涵的认识并不一致。目前,素质教育实践中存在以文化素质教育理念为主的素质教育和以通识教育为基的素质教育两种模式,但似乎还难以涵盖高校素质教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需要从教育目的、内容、方法和动能上赋予其新的内涵,从教育目标、过程和本质上深入辨析,将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有机融入中国特色素质教育体系,基于素质教育框架有效集成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素质教育在保留素质教育传统优势的基础上,要强化家国情怀的价值导向、注重数字素养的培养、运用增值评价的方式、实现多元模式发展。高校应面向需求,完善体系;准确定位,因校制宜;动态调整,持续推进,避免盲目攀比和“一刀切”,为建设教育强国、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更大贡献。
  • 交叉学科建设研究
  • 交叉学科建设研究
    许慧霞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交叉学科建设与发展是交叉学科建设进入制度化、专业化发展阶段的重要议题。对我国15所“双一流”建设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交叉学科建设面临学科定位不明确、组织管理制度不完善、源学科发展不均衡等现实困境。根据认知合法性、道德合法性、实用合法性三个维度的合法性规制,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交叉学科建设应前置产业需求,确立“产业-问题-交叉学科”三螺旋建设思路;完善制度建设,构建“产业集群-研究院-学科群”三级发展支持机制;助力产业转型,明确“特色鲜明”+“强强联合”的发展策略。
  • 教师教育研究
  • 教师教育研究
    韩双淼,谢静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学术职业研究面临着系统性不足和制度决定论的困境。“学术擂台赛”概念体系描绘了国家、高校和教师在“擂台搭建-擂台准入-攻守行为-擂台进阶”过程中的认知与行为,强调具有能动性的行动者和外部制度的互动博弈,并通过情境效应机制、行动生成机制和能动转换机制形成了行动-结构间的动态关系。基于学术发表案例阐释学术擂台赛的概念体系,深入剖析学术发表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过程。学术擂台赛的概念体系为理解和解释学术身份、学术行为、学术地位和学术职业分层的形成与机制提供了理论图式,有助于在更长的时间尺度和更大的空间尺度上考察学术职业的演进变迁,探索其发展的内在动力与规律。
  • 教师教育研究
    李佳丽;梁会青;赵楷;朱梦华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场域理论和师范生职业认同发展理论分析学术场域、实践场域、师范生职业认同和从教意愿之间的关系。相较于实践场域,学术场域在提高师范生职业认同的内在价值认同、从教意愿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学术场域中的高校教师素养和教师从教支持既能直接提高师范生从教意愿,又能通过正向影响内在价值认同间接提高从教意愿;而高校硬件经济支持、朋辈支持只能直接影响从教意愿;实践场域对师范生的从教意愿直接影响作用显著为负,参与实习学校管理与事务性活动是降低从教意愿的主要原因,但实习指导教师素养能通过正向影响师范生的内在价值认同间接提高从教意愿,缓解实践场域中管理与事务性活动参与的负向影响作用。
  • 教师教育研究
    吕寒雪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教师教育课程整合是新时代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一步,教师知识是教师教育课程从分离迈向整合的逻辑起点。重新审视教师教育课程的知识基础,发现教师教育课程知识作为认知、思维与价值观的内在勾连,强有力知识对师范生最有价值,包含日常经验知识、科目理论知识和教学化知识。教师教育课程整合即通过知识强有力属性融通下的领域化课程体系,促进师范生对强有力知识的理解、运用和生产,增进教师教育课程作为一个整体的育人功能。在具体行动上,需立足项目导向的课程进阶,以多重场域联动的教学学术共同体为整合纽带,借助于学科概念、跨学科概念和本土话语,推动强有力教师教育课程图景的实现。
  • 研究与探索
  • 研究与探索
    任胜洪, 杜瑞军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一直被视为高等教育质量改进和提升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质量的“可算度性”日益突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技术主义倾向日益明显,质量保障与提升教育质量的本质诉求渐行渐远。高等教育质量文化是在对既有质量保障体系反思与批判的基础上提出的,质量文化建设作为一种带有价值倾向的实践模式,注重质量价值观的塑造,强调不同行动者(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尊重、信任、沟通、协调至关重要。通过确立可行的质量目标、完善质量治理、付诸质量行动、注重质量评估等方式,认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才能建立起持续改进的组织氛围。
  • 研究与探索
    杨曌旻,熊华军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优绩主义奉行优绩至上,其竞争、效率、掌控、交换等逻辑滋生了诸多隐忧,造成赢家和输家对立,加强了工作世界与高等教育的工具性联结。工作世界的工作伦理与美学又加剧了优绩主义的弥漫,进而引发高等教育的优绩主义迷失危机。在优绩主义的裹挟下,高等教育在工作世界被工具化,成为一种竞争资本,产生了“为工作而学习”“专业代表工作”等悖论,打破了让学生通过优绩获取体面满意的工作的神话,出现大学作为机会仲裁者和分类机器的异化角色与功能,凸显了大学文凭作为功能性“标识”的意义。走出迷失,首先要挣脱“工具”束缚,从原点澄明高等教育的使命;其次要辨识“优绩”桎梏,在超越优绩主义中重思高等教育和工作的意义价值;最后要摆脱“异化”窘境,促进工作世界与高等教育间的共鸣,回归追求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