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张军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世界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强国,高等教育强国是建设世界强国的先决条件。着眼全球高等教育变革趋势与未来前景,深入分析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历史方位与形势挑战,结合绿色教育的理论框架和核心特征,探究高等教育转型的中国策略:聚焦人才自主培养,构建绿色育才树人体系;聚焦学科自主构建,构建绿色学科发展体系;聚焦科技自立自强,构建绿色科技创新体系;聚焦坚定文化自信,构建绿色文化治理体系。加快推进一流大学高质量建设,发展绿色教育,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等教育新路,实现以人为本、开放共享、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有机统一。
  •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严纯华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全球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再到普及化的演进过程中,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高等教育在支撑科技发展与人才培养中具有关键作用,通过全周期深化人才自主培养模式、全链条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全方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要素健全政策支撑保障体系以及全球化拓展国际交流合作五大策略,以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能,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助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建设。
  •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张瑾,林梦泉,李勇,王鹏,廖婧琳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向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迈进的进程中,评价是指挥棒,是导向性的重要行动。我国先后实施的“211工程”和“985工程”,特别是“双一流”建设国家战略,对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深化新时代高等学校评价综合改革背景下,在以“培优”促进“卓越”发展的战略谋划中,研究面向卓越的学科建设成效评价更加迫切也更具挑战性。基于大学学科成效评价基本理论框架,研究发现“卓越四度”关联逻辑是体系建构的根本;以卓越理念为基础,以服务贡献度为主线,以持续发展为目标,提出的“任务+卓越四度”的评价理论框架能更精准体现卓越成效;基于理论框架,应用提出指标层级设计“颗粒度”思维与原则,建构了具有应用价值的卓越成效“矩阵式”组态评价模型(研选卓越要素),并给出矩阵组态体系应用算法;最后,分析矩阵框架的组态功能,提出不限于三个应用场景的可能性。
  • 高等教育数字化研究
  • 高等教育数字化研究
    周洪宇,李东海,郭伟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数字时代高等教育迎来诸多挑战。人才培养目标、方式、评价、就业全环节面临挑战;科学研究面临范式融合与组织变革的挑战;社会服务面临开放与创新的挑战。数字化转型是应对挑战的重要途径。空间视角下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将形成一个巨大的融合空间,包含三重子空间: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融合的虚实融合空间、流动空间与地方空间交织的开放互联空间、数据空间与智能空间交融的数智融汇空间。融合空间的高等教育将呈现出全新的未来图景:人才培养将创生新模式新生态,科学研究将实现组织变革、范式升级,社会服务将助推人人皆学、协同创新。为实现高等教育融合空间,需要重构“空间实践”、创新“空间再现”,营造“再现空间”以及加强人机融合治理。
  •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阎光才,田家玮,孙娜,刘皛,张苧予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黄露菡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深入探索高校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题中之义。基于政策执行过程模型,访谈25位“强基计划”学生后发现:就政策本身而言,“强基计划”执行过程中矛盾丛生,包括统一高考与高校自主选拔的协调难题、人才多样性需求与培养计划同质化的冲突、贯通培养愿景与单一人才出口的背离。在执行机构层面,教育部门的评价制度偏位,试点高校面临目标设定趋同、选拔偏离初衷及内部管理割裂等挑战,学院存在管理缺失、引导力度不足且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执行环境方面,学业竞争加剧、监督体系不完善、家庭支持力度的差异性与大众媒体的消极报道均影响政策的执行效果。在目标群体内部,强基生出现学术志趣的转变、追求名校的行为、执行意愿与能力的错位及竞赛生与非竞赛生的培养脱节。为此,建议增强“强基计划”人才培养政策的科学性和明确性;提高机构的执行能力;优化政策执行环境,建立评估反馈机制;强化学生对政策的理解和认同。
  • 教育法治研究
  • 教育法治研究
    王由海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新《学位法》实施背景下,省级学位委员会被赋予领导本地区学位工作的行政主体资格。从现实基础看,政策文件授权模式下的省级学位委员会职权并不明确,权力行使过程中也面临不当干预高校办学自主权、学位统筹调控权异化和监督指导权虚置等问题,构成省级学位委员会法定化的实践动因。从规范定位看,省级学位委员会的设立与职权行使长期依赖政策文件的授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职权行使的规范性。《学位法》在明确“行政主体”逻辑下完善省级学位委员会职责权限和权力运行规则。具体而言,应在《学位法》配套制度中系统规定省级学位委员会职责权限、权力运行的实体和程序内容,确保学位管理体制有序运行。
  • 教育法治研究
    李海峰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学位法》第三十七条属于较为罕见的双重程序复合要件规定,既规定了不授予学位的法定情形,又规定了撤销学位的法定情形,但基于不授予学位与撤销学位行为性质的差异,双重程序复合要件规定应当通过两种路径加以解释。一方面,应当明确撤销学位与不授予学位的重叠要件,学位论文或实践成果学术不端是两者的学术性重叠要件;非法取得入学资格、非法取得毕业证书和“其他严重违法行为”是两者的重叠非学术性要件。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必须明确撤销学位与不授予学位的实质分立要件,撤销学位属于特殊的纠错行为,其他成果学术不端、无涉学术性道德要件和授予单位学术审查不当不得作为撤销学位的实质理由,以此与不授予学位相区分。
  • 研究与探索
  • 研究与探索
    叶桂平,胡波,陈红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澳门回归25周年以来,高等教育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6所私立非牟利高校功不可没。目前,澳门私立非牟利高校教学规模扩张成效显著,教学质量持续提升,科研产出成果丰硕,国际化水平逐步提高,国际排名不断攀升,服务澳门及区域发展颇具实效。私立非牟利高校的成就是澳门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其成功关键在于“一国两制”下教育治理的有效实践。澳门私立非牟利高校充分利用特区的制度优势,不断推动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创造了私立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奇迹。
  • 研究与探索
    陈玥,张峰铭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已然成为重要趋向,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其建设道路的探索迫在眉睫。基于组织生态学的理论视角,对12所世界一流大学可持续发展建设的内生逻辑进行深入剖析发现,世界一流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将组织合法性视为方向指引,把组织印记作为分化起点,以生态位竞争位作为跃迁动力,把组织环境作为生长基础。这对于我国大学可持续发展建设的本土构想有重要启发:主动推进合法化进程,凝聚大学可持续发展建设源动力;重视组织的印记效应,开拓特色化可持续发展建设道路;树立生态位竞争意识,实现大学可持续建设飞跃式发展;构建协同性组织环境,促进大学多元主体互惠共生演化。
  • 研究与探索
    卢伟,吴江,徐宏宇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辽宁省65所地方高校为样本框,以2 995名高校管理者和教师为被调查者,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地方高校战略规划制定、规划执行、规划资源保障与规划治理效能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战略规划制定及规划资源保障均对规划治理效能具有显著的影响;战略规划执行在规划制定、规划资源保障与规划治理效能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基于此,建议地方高校提升战略领导力和战略管理能力,健全和完善战略规划实施机制,构建战略管理合法性机制。
  • 职业教育研究
  • 职业教育研究
    孙进,张天安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实现融通之后,德国有越来越多的职业教育毕业生进入大学接受学术教育。如何将其职业教育学习成果合理地转换为大学的学分随之成为备受关注的议题。对相关政策和资料的分析显示,德国现已出台的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如《终身学习资格框架》和《高等学校法》,为学习成果转换提供了制度基础。在此基础上,德国大学在实践中探索出总体转换和个体转换两种转换职业教育学习成果的程序。其启示是:完善不同类型教育成果转换的制度框架,探索标准化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构建共建和共享的转换信息服务平台。
  • 职业教育研究
    杨成明,李文强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是深化产教融合和强化企业职业教育重要办学主体的重要策略。以英、德、澳三国为例,基于“价值-标准-逻辑”理论视野,探究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的国际实践。研究发现,打造完备的职业教育制度体系和构建互利共生的产教融合发展生态是三国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的价值诉求共识;同时,三国通过构建涵盖基础性条件、人员性条件、机制性条件、保障性条件、激励性条件、结果性条件的可操作性认证标准,实现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的制度化与规范化,并衍生出多主体协作型、行业协会主导型和政府主导型三种实践逻辑。这也为我国破解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面临的挑战提供了镜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