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导航切换
中国高教研究
首页
关于本刊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期刊导航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重点文章
E-mail Alert
期刊动态
期刊订阅
科研参考
联系我们
留言板
English
过刊目录
2023年, 第39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23-11-20
建设教育强国研究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研究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研究
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
研究与探索
技能型社会建设与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全选
|
建设教育强国研究
Select
建设教育强国研究
产学研深度融合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张德祥,王晓玲
2023, 39(11): 1-8.
https://doi.org/10.16298/j.cnki.1004-3667.2023.11.0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产学研深度融合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题中之义,是知识生产模式变革和科技创新模式变革的必然要求。基于已有研究界定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概念内涵,进而从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大学发展、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论述产学研深度融合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关系。最后从文化、制度、组织三个层面提出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行动策略。
Select
建设教育强国研究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高等教育系统功能重塑的制度路径
王少媛
2023, 39(11): 9-16.
https://doi.org/10.16298/j.cnki.1004-3667.2023.11.0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发生了三次历史转型,总体上包含着以系统变革和功能再造为核心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以高等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的内在逻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迫切需要重塑高等教育系统功能,建构起更加多样、更加包容和更加协调的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为此,应遵循制度创新逻辑,继续完善满足多样化需求的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制度,加快建设更具包容性的高等教育交叉贯通和多样共生制度,建立健全有利于协调发展的高等教育结构动态调整和系统开放制度。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研究
Select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研究
推进产教融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笔谈)
Bertrand Raquet, Hubert Jäger,赵巍胜,孙金声,沈毅,刘汉龙,薄拯
2023, 39(11): 17-25.
https://doi.org/10.16298/j.cnki.1004-3667.2023.11.0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研究
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的构建思路与实现路径
王扬,刘景超,赵沁平
2023, 39(11): 26-31,38.
https://doi.org/10.16298/j.cnki.1004-3667.2023.11.0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以政产学研深度融合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部署、深化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的重要举措。基于组织学视角,从共同目标、协作意愿和信息交流三个核心要素剖析其构建机理、构建原则和实现路径。为实现产教融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共同目标,需要政府部门做好政策指导、高校和企业深化双向融合、科研机构和行业组织提供社会支持,并通过构建多主体参与、多区域布局、多领域整合的资源共享平台巩固强化成员间协作意愿,同时建立健全多维度的治理机制、决策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强成员间信息交流,保障培养联合体的长效稳定运行和功能实现,推动构建我国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培养新范式。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研究
Select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研究
科教融汇视角下高校教学与科研更好结合刍论
卢晓中
2023, 39(11): 32-38.
https://doi.org/10.16298/j.cnki.1004-3667.2023.11.0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经历了一个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从单纯教学转向科教并重,又从科教并重转向科教结合进而科教融合,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的必然选择。科教融汇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必然选择和时代赋予我国大学的一个核心命题。科教融汇包括两层涵义:一是相互融合;二是汇聚在一起。归根结底,科教融汇是以“结合”意蕴为基础,以“更好结合”为旨归。科教融汇在人才培养上可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认识和理解。狭义上的科教融汇,就是高校将办学模式、育人方式和教学科研机制三者高度整合,着眼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广义的科教融汇则是高校与科技产业、科研院所在人才培养上构建起共同体关系,引领性面向未来协同培养“创造美好未来”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Select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研究
高等教育对建设世界人才中心与创新高地的贡献——基于全球38个国家数据的实证研究
杨佳乐
2023, 39(11): 39-46.
https://doi.org/10.16298/j.cnki.1004-3667.2023.11.0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是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的重大战略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与人才统筹部署,高等教育在其中发挥龙头作用,因而研究高等教育对世界人才中心与创新高地建设的贡献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2013—2021年全球38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发现:其一,9年间世界人才中心与创新高地仍集中分布在北美和欧洲国家,整体呈现“西强东弱”态势,不过中国进步明显,出现“东升西降”趋势;其二,高等教育相对规模之于世界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发挥显著正向作用;其三,分经济发展水平看,高等教育相对规模会显著影响高收入国家建设人才中心和中高收入国家建设创新高地;其四,分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看,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相对规模对世界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的影响不显著,进入普及化阶段呈现显著正向影响。中国正努力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并初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向普及化阶段的转型,高等教育系统需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奠定坚实基础。
Select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研究
科技与文化创新人才的城市品质偏好——基于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实证检验
田家玮
2023, 39(11): 47-54.
https://doi.org/10.16298/j.cnki.1004-3667.2023.11.0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城市品质是城市满足人的需要的固有禀赋总和,在吸引人才集聚、激发人才创造活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和我国49个头部城市的特征数据,对高学历并从事创造性劳动的科技与文化创新人才的城市品质偏好展开分析。研究发现,城市规模对创新人才集聚的影响显著,城市层次越高、区域首位度越强就越能吸引更多、更高学历、来自更远距离的创新人才;经济水平、社会包容性、环境舒适性以及创新支持网络等城市品质要素对创新人才集聚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与短期停留相比,有长期居留意愿的创新人才会更为重视城市包容性和舒适性因素,而对经济因素的要求趋于降低。这表明,引、育、用、留创新人才,在经济支持之外,需要更加长远地考量包容多元的文化氛围、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思想碰撞的创新网络等方面对人才的吸引和激励效应。
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
Select
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
欧洲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政策演进、现实困境与启示
郭玉婷
2023, 39(11): 55-61.
https://doi.org/10.16298/j.cnki.1004-3667.2023.11.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高等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遵循着渐进式发展的逻辑。在欧洲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过程中,欧盟始终对社会发展的实时状况和需求动向保持着高度的敏感度和洞察力,以超前的教育理念及时、灵活地调整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策略。但欧洲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受其政治经济体制多元性和分散性特征的影响,导致欧盟在推动各国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统一性和协调性的矛盾冲突,造成欧盟成员国之间难以达成一致的发展步伐。我国有着政治经济体制的天然优势,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其理念的转型升级和 制度的深化创新仍有待进一步优化。我们要借鉴和吸取欧洲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的理念和教训,重审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要旨,明确技能本位的人才培养定位,构建自我驱动的数字化转型文化,加强教育教学的数字化转型培训。
Select
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
ChatGPT介入学术论文创作透明度义务的履行
程睿
2023, 39(11): 62-69.
https://doi.org/10.16298/j.cnki.1004-3667.2023.11.0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透明度义务是可信人工智能的基本义务,是技术性正当程序的构成要素,是实现可视正义目标的关键性责任机制。作为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过渡的ChatGPT具有生成结构化内容的能力,它在提高学术能力的同时也会遮蔽学术失信行为,对学术诚信构成前所未有的威胁。为确保人工智能时代的学术诚信,必须设立透明度义务,适用学术诚信规范与可信人工智能准则,共同规制ChatGPT介入学术论文创作活动,以保障学术诚信、保证学术公平和学术责任。学术界对ChatGPT能否介入学术论文创作所持的开放使用观、合理使用观和禁止使用观,以及关于ChatGPT生成内容可版权性的主体说、客体说和二元创作主体说,都直接影响到透明度义务的履行标准、履行方式和责任形式。关于透明度义务履行的密度标准有“鱼缸透明度”模式与“合理透明度”模式。无论选择哪一种观念、学说和模式履行透明度义务,在内容上取决于学术论文的目的和用途,制度上取决于学术规范,程序上是为了可视正义。
研究与探索
Select
研究与探索
文科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理念认知与实践行动——基于全国文科拔尖基地的调查
张亮,施佳欢
2023, 39(11): 70-78.
https://doi.org/10.16298/j.cnki.1004-3667.2023.11.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加快推进文科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是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落实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战略的关键。对全国文科拔尖基地的458名教师、103名管理者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高校教师和管理者对文科拔尖基地建设的总体进展持满意态度,在理念认知上表现为坚定中国立场的价值认知、重视批判性思维的目标认知和强调个人努力的路径认知;各基地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实践探索。为进一步提升培养能力,应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实践,以时代为观照,结合人文社会科学的使命任务勾勒文科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画像;以学科为支撑,围绕学生创新成长推动体系性改革;回归学生个体,尊重并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促进高质量学习。
Select
研究与探索
需求导向的高校专任教师供给优化研究:面向2035的预测
辜刘建,王传毅
2023, 39(11): 79-87.
https://doi.org/10.16298/j.cnki.1004-3667.2023.11.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高校专任教师规模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对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面向2035年预测全国、分区域、分学科高校专任教师供需量,研判高校专任教师的供需形势。研究发现,全国高校专任教师需求量稳步扩大,但供给能力却相对乏力,到2035年将面临约48万名专任教师的供需缺口。高等教育在学规模大、教师供给能力弱的省份和学科在2035年将面临更严峻的供需矛盾。教育主管部门需整合各类人才项目,增强高校专任教师供给能力,缓解供需矛盾;通过加大区域高校专任教师统筹布局力度,加快国家亟需领域学科师资供给来优化高校专任教师区域与学科布局结构。
技能型社会建设与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Select
技能型社会建设与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职业教育促进个体技能学习:障碍及其消解
刘克勇
2023, 39(11): 88-94.
https://doi.org/10.16298/j.cnki.1004-3667.2023.11.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技能学习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行为,阻滞个体技能学习的因素主要包括技能投资与回报的时间差和不可预见性、技能投资的成本与回报不成比例、技能学习本身的复杂性阻碍学习者的技能投资等因素。一些国家通过技能学习匹配、学习成本补偿、学习过程激励、学习价值挖掘等方式,促进个体投入技能的持续学习。接受职业教育是个体技能学习的主要方式,但一些制度障碍的存在,影响了职业教育促进个体技能学习的效果,如劳动力市场体制性分割制约了技能学习的制度保障,政府耐心资本的缺失制约了个体职业教育投入的有效补偿,社会固有的文化认同制约了职业教育价值的有效挖掘,职业教育资源的地域分割制约了技能学习机会的平等获取。构建促进个体技能学习的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应破除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对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就业屏障,优化政府投资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路径和方式,促进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跨域流动和合理配置,完善职业教育与技能人才的社会话语表达。
Select
技能型社会建设与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技能形成的历史变迁与职业教育的改革逻辑
庄西真
2023, 39(11): 95-101.
https://doi.org/10.16298/j.cnki.1004-3667.2023.11.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技能的内涵、功能及其形成方式在不同时代呈现不同特点:技能形成的主要方式经历了从领悟、传递到体验的变迁,技能形成的主体内容经历了从具身认知、人机互动到数字技能的变迁,而技能形成的主流认知则经历了从作为人力资本的私有性到作为社会资源的准公共性的变迁。受信息传递延迟、制度变革路径依赖等因素的影响,职业教育发展存在与当下技能形成特征的错位,包括技能形成去中心化与职业教育治理中心化的矛盾、技能形成的终身化与职业教育与培训断裂的矛盾、技能形成的多模态与职业教育课程形态间的矛盾。未来应以课程为抓手推动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设计与发展,提升工作场所学习的制度化和结构化水平,基于零工就业模式提升职业教育的可及性和灵活性,推动技能形成的国家、公共和私人话语融合与协同。
Select
技能型社会建设与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国家职业资格的治理模式和优化路径——基于技能专业化的视角
李政
2023, 39(11): 102-108.
https://doi.org/10.16298/j.cnki.1004-3667.2023.11.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职业资格的形态和功能受职业技能专业性水平的影响,专业性的技能形成了以专业权力为核心的专业主义资格治理模式。而管理主义更多地站在社会大众权力的角度,强调资格背后的公共利益和治理效率。专业主义和管理主义共同形塑一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形态和功能。基于技能的专业化水平,职业资格治理模式可划分为三类:针对专业技能岗位的国家法团主义治理、针对中等技能岗位的社会法团主义治理、针对低技能岗位的多元主义治理。近年来我国职业资格治理存在市场权力的强化与专业权力的消解、证书治理的错位与必要监管的缺位、评价效度的参差与评价标准的失范等问题。未来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改革,应在专业主义和管理主义之间进行再平衡,处理好市场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关系,优化职业资格认定和技能等级评价的方式,并建立职业资格证书与其他类型评价的互认互通机制。
作者投稿查稿
专家在线审稿
主编在线办公
编辑在线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