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建设教育强国研究
  • 建设教育强国研究
    管培俊,刘伟,王希勤,周玉,孙维杰,王稼琼,朱旭东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建设教育强国研究
    谢维和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坚持独立自主与扩大开放的协调统一是中国建设教育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定位。中国高等教育需要从三个方面把握自身的国际定位,即以自身发展为立足点,维护和弘扬全人类教育的共同价值;基于中国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成功实践,为其他国家教育现代化提供一个新的选项;以“平视”取向,促进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在分析论述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定位的基础上,揭示其对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参考价值。
  • 建设教育强国研究
    眭依凡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针对整个世界而言的,以各国及其人民之命运兴衰安危、贫富荣辱为纽带形成的,国与国关系在政治上无法割裂、经济上彼此依赖的人类社会。作为充分体现中国处理国与国互相合作、公平竞争、和平发展关系的远见卓识,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是中国为全人类社会提出的具有世界格局及价值引领的全球治理倡议及实践方案,其构建获得了国际社会广泛的响应和支持,并产生了积极影响。在讨论厘清高等教育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基础上,论证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是高等教育不能放弃的使命责任,提出加强高等教育国际化行动是高等教育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最有效路径。
  •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研究
  •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研究
    宣勇,郑莉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高校战略科技力量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提升高校战略科技力量对实现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满足党和国家事业对高等教育的期待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分析高校战略科技力量内涵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当前我国高校战略科技力量存在未能精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力量分散、整体力量不足以及未能形成面对重大需求、分工协作的科技创新体系等问题。基于以上问题,对高校战略科技力量形成与发展的机理进行分析,提出“一核-三维-五力”的分析框架,并从政府层面、高等教育系统层面以及高校层面就如何重构高校战略科技力量提出策略建议,指出要立足于高校战略科技力量之源、之基、之重等核心构成要素,构建国家需求传导机制、高校分层分类定位机制、学科会聚协同机制以及战略人才培养开发机制。
  •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研究
    尤莉,高政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技术-组织-环境理论(TOE)框架,探索影响我国30个省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复杂因果机制,挖掘激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溯因逻辑及其形成的前因组合。对比分析组态差异,高科技成果转化有4条驱动路径,分别是技术与环境协同的知识转化能力型、技术与环境协同的人才创新能力型、技术与环境协同的知识转化能力与人才创新能力联合型、财政供给能力与环境双轮驱动型。其中,政府有效引导、社会公众参与机制和区域规模化创新环境,增强了不同驱动路径之间类型化的连接机会。立足中国式现代化,要以增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化能力和体制应变能力为主线,搭建更适应有组织科研的技术载体、制度体系和战略环境,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整体效能。
  • 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郑丽娜,叶金鑫,姜子娇,韩钰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未来技术学院承担着培养引领未来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人才的使命和责任。从学科/专业特征和制度安排特征两个维度出发,将首批12所未来技术学院初步划分为侧重专业并设有专任师资、侧重学科、侧重学科门类交叉并不设有专任师资、侧重突破学科的建设路径。无论采取何种建设路径,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围绕识别选拔、培养方案、课程重心、育人思路四个方面开展了多样化的人才培养创新实践,正在探索形成中国特色的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新范式。
  • 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王新凤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探索形成了高校少年班、“拔尖计划”“强基计划”等多项国家层面政策设计,高校层面形成了少年班的贯通培养、大师领衔的拔尖人才培养、强化通识教育的书院制、注重本科整体质量的“泛拔尖”培养等多种模式。但实践中也面临统一高考与高校自主选拔、早期选拔愿景与实际培养困难、国家政策目标与高校培养责任、资源投入需求和公众公平质疑等多方挑战和实施困难。在深入推进科教兴国战略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落实高校主体责任、加强政府统筹协调,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合法性、自主性和协同性,从而全面提升高校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
    徐艳茹,刘继安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生教育是教育、科技、人才的结合点。以“香山”技术攻关团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量一手实证资料的分析发现,研究生在核心技术攻关中发挥生力军作用的机理,呈现出外部环境与个体发展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呼应了生态系统理论:研究生的精神品质是其发挥生力军作用的内生动力;变革型领导行为所形成的微观系统,激发研究生的主体活力;“香山”团队作为中间系统,为研究生搭建了良好的实践环境;产教融合代际传承所形成的外层系统,凝聚起研究生敢闯能拼的技术后援;国家战略需求所形成的宏观系统,唤起研究生的家国情怀;本研贯通、科教融合所形成的时间系统,夯实了研究生的知识与能力基础。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
    马万里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自主可控的全面突破,是我国从大国迈向强国的关键。基于共生理论,以集成电路领域为例,采用半结构化访谈对13所高校、8家企业在校企合作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三级编码分析发现,校企深度协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仍面临共生单元选择的“貌合神离”、共生模式构建的“联而不盟”、共生环境支撑的“角色缺位”等深层困境。基于研究发现,从丰富共生界面功能,提高共生单元兼容度;优化协同创新生态,推动共生模式混合相变;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培育正向共生环境三个方面提出校企合作开展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实践进路。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
    吴秋晨,白滨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社科类博士容易发生科研成果产出骤减的现象,这对于聘任制度背景下的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十分不利。从职业生涯发展视角出发,试图探索论文“高产”的社科类博士生在毕业成为高校青年教师后却走向“停产”的原因。采用质性研究范式和扎根理论方法,按照目的性抽样选取12名社科领域的高校青年教师,通过访谈进行数据收集并在后期进行文本分析和整理。研究发现,科研身份和学术共同体机制的外部干扰使得社科类博士学术论文难以发表,而职业生涯发展中的期待偏差效应和倦怠滞后效应则是从内部束缚了社科类博士的科研发展,在主观层面终止了论文产出。社科类博士科研困境的背后暴露了科研成果评价机制和科研个体两个方面都存在严重问题。因此,需要从职业生涯发展视角重新审视社科类博士的科研困境,基于其职业发展规律建立科研评价机制。对社科类博士个体而言,要在加强科研能力的同时树立科学的职业发展观念。
  • 教师教育研究
  • 教师教育研究
    严梓洛,叶菊艳,高晓杰,朱旭东,马晓静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我国高校教师社会服务参与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对全国36所高校1 206名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我国高校教师社会服务参与程度总体偏低;教师社会服务参与在人口统计学特征(性别和年龄)、个人工作特征(任教学科、职称和人才称号)和组织特征(院校类别和层次)上存在差异;高校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动机、能力、工作职责认知和感知到的组织支持会对不同类型的社会服务参与产生影响。为此,教师需自觉加强参与社会服务的思想觉悟,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合理安排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耦合发展路径;高校需完善高校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制度化规范;政府需加强政策支持力度,提供机制保障。
  • 教师教育研究
    叶强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教师法修订背景下,应将近年来教师评价体系改革的成果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教师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第二十九条规定的教师考核评价标准与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和高校教师的基本权利紧密相关,是本轮教师法修订的重要条款,但目前的条款内容相对简单。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时代,实有必要引入法律的元规制法理,从法律的元规制、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规制与高校自我规制的互动关系入手,发挥法律在引领高校教师考核评价中的顶层设计作用。为此,需对《教师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第二十九条的内容进行修改,以适应法律的元规制要求。
  • 研究与探索
  • 研究与探索
    李广平,陈武元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识课程是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载体,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和保障课程实施取得良好成效是落实通识教育理念的关键。基于对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分析发现,通识课程名称设置因校而异;校际必修课程共性较强,具有学科化、专业化倾向;选修课程学分受限程度较高,模块设置梯度性不足。从课程设置深入考察课程实施效果,利用学生自传文本资料和本科成绩单分析发现,“功利化心态与宽松式考评的契合”“非需求性知识对学习动机的抑制”和“单向式教学对学生主体的漠视”反映了学生主观学习感受;而在客观学习成绩表现方面,通识选修课成绩呈现虚高现象。针对上述问题,从通识教育理念构建、课程制度设计和通识课程师资培育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 研究与探索
    汪卫平,牛新春,熊艳青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借鉴阿斯丁的学习投入-环境-结果(I-E-O)理论模型,使用东部某“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本科生学情调查项目构建的混合截面数据(2014—2021年),试图探索医学专业中家庭初代大学生的学业发展状况及“双一流”建设政策的“客观”弥合效应。研究发现,相较医学专业非家庭初代大学生,医学专业的家庭初代大学生在绩点和职业规划方面存在显著的劣势。相较其他因素,学生投入和院校投入依然是影响医学专业家庭初代与非初代大学生发展的核心因素。进一步考察发现,“双一流”建设政策客观上弥合了医学专业家庭初代与非初代大学生在毕业规划上的差异。建议医学专业推动“双一流”建设更关照弱势学生,尤其是家庭初代大学生的绩点和求学深造的劣势问题,注重师生互动和高影响力教育活动,开设相应的学业生涯规划指导。
  • 职业教育研究
  • 职业教育研究
    金波,郑永进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为主要特征的数字技术将人类社会带入了数字化时代,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不是单纯的技术改造,而是利用数字技术构建职业教育新生态,是一种范式的转变与跃迁,强调数字技术对职业教育的主体、内容、空间、治理、思想、文化等要素的渗透与融合,是构建职业教育新生态的系统变革,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价值重塑、关系重构和系统变革,促进人、社会、技术与教育在物质与数字世界中实现融合和共生。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重在联结资源、融合发展,彰显实践性,强化多模态感知和交互,构建职业教育数字孪生运行系统推进战略协同化,构建数据驱动业务价值体系推进流程信息化,提升院校数字基础能力推进运行智慧化。
  • 职业教育研究
    聂强,聂蕊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既是对职业教育跨界属性的理性顺应,也是对国家发展战略的积极响应。伴随“园区经济”的迅猛增长,职业教育与产业园区匹配的模式逐渐成为一种更加精准的产教融合模式选择,并衍生出了“融合园载体”模式、“职教园载体”模式和“产业园载体”模式。然而,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园区模式”实践情况进行审视后发现,组织层面缺乏专门机构推进、制度层面缺乏制度落地支撑、动力层面缺乏长效动力机制等问题横亘于“园区模式”落实的道路上。未来,可从搭建坚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形成高效灵活的运行机制、组建稳定可靠的工作团队、商定切实可行的融合任务、建立多样适切的评价体系等方面出发,助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园区模式”的全面深入落实。